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新定位
来源: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3-07-03
浏览:3689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教融汇的概念🔸,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和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科教融汇中对于“科”和“教”的定义不单单是指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而是指向更大的范围,表示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与教育应当呈现融合交汇的关系👩🏿🔬。职业教育身处生产前线👰♀️,作为与经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要想为科技自立自强⛅️、人才驱动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主动开放重组不同教育要素,互动融合各类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
一𓀘、理论逻辑🩼:构建科学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
1.科技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具体形态𓀚。现代经济学研究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教育的具体形态受经济和产业形态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科技变革往往也带来职业教育形态的重塑。在农业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水平低下🏔🕺🏻,与落后的手工生产技术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呈现“学徒制”形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水平得到提升,为适应工业经济的专业化及标准化,职业教育出现职业学校形态🤷;进入工业社会后期☠️,职业教育寻求与跨国经营及集团化经营人本管理理念相适应的“学校—企业”混合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职业教育建立起与现代企业组织扁平化及个体经济相适应的以企业为导向且多机构共同参与的具体形态。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教育的办学形态并不是一种形态完全替代另一种形态🤶🏽,而是会出现多种形态并存😶🌫️🧝🏻、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职业教育具体形态演进的根本因素是科学技术模式与产业形态变革,即科技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具体形态。
2.科技创新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科技变革对标准化🕴🏻、低技能的工作岗位产生冲击👨🦯,低技能劳动者逐渐被智能设备取代,低技能岗位数量减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从业者的“技术”含量更高📡,同时对劳动者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高集成性、多领域交叉性的鲜明特征,科技发展使高度社会化分工生产向多功能综合化职业活动转变,过去分工明确、界限清晰的职业体系逐步瓦解,不同类型职业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单一工作任务的复杂度和广度显著提高。可以说智能化、信息化在工作场域的广泛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科学技术的演进势必会引起产业结构的更迭🧁,从而导致部分旧职业的消失和新职业的兴起。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职业世界的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必须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更替。
3.职业教育辅助科技发展。目前,科技进步仍然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科技突破已成为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国际实践表明,职业教育是辅助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历史职责。一方面,职业教育承担部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责任,这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直接开展科技“生产”,为社会提供宝贵的科技成果👩🏿🦰。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率能够直接推动和引领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有效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促进科技转化的使命👨🏽🏭,助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发展需要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关键性投入要素。科技突破的过程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引领🐻,还需要一线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职业教育在克服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手段。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和具有高技术技能的熟练劳动者🐅,确保科学技术“生产”部门的有效再生产。
二、概念内涵:科学技术与职业教育同向发力,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质量
1.“融”是核心与重点👳🏻,“汇”是结果。从字面上看🤏🏼,科教融汇指的是科学技术与教育应当实现高度整合与交融💈。对职业教育来说,“科”更多指向技术技能及其应用研究,当然也包含职业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中,“科”“教”不分家,重点在“融”,结果是“汇”🗿。要强化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加强科学技术与办学模式的互动联系,深入推进科技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推动科技创新融入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研究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要把科技革新的力量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汇成一股强大力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
2.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融合,推动职校学生全面发展🧑🏻🎄👏🏻。将科技创新融入职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成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科研素养是指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综合素质以及态度品质🍼。将科技创新融入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整个环节📠,整合利用不同的科研载体🅱️、科研工具与科技资源,在各种科研实训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科研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逻辑思辨的科研思维,形成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提升创造探索的科研能力,发展锲而不舍的科研品质。
将科技创新融入职校教学环节,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创新训练、创新竞赛等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在大量的创新实践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问题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的力量,激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敏感性🪛👩🏻🦳,形成创新精神。在进行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未来技术领域前沿问题的猜想进行反复的实验和不断地尝试🚡🧛🏽♂️,培养求知求是的创新思维、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与革新探索的创新能力。
3.科技研发与教育能力融合🌴📸,助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科教融汇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实情况中,职业教育教师更多强调职业和教育的双重能力🏄🏼♂️,教师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一直得不到重视,团队中缺乏科技领军人才🦸♀️,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许多教师的科研主动性不强👨🏻💻。
将科技研发融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组建以高水平科研团队、教学创新团队为引领的师德高尚、学识扎实、业务精湛与创新发展的双师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各层次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引进“学术型”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力打造教学与科研能力兼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科研能力融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职业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开拓创新🧑🏿🎨、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倡导思想活跃、自由探索的发展氛围,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管理机制,激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不断研究新技术、新问题🙎🏽,提高教师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战略定位:回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诉求
1.科教融汇理念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科教融汇可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教融汇的理念强调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同时科教融汇的理念让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更精准地为社会提供适合的人才,更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科教融汇的理念还会使职业教育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开放性和多元化。因此科教融汇的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科教融汇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并置,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三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三大主要方向🤦🏿♂️。其中,科教融汇主张将教育与科技相融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发展🙍🏻♀️。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科技的应用和教育的融合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此外,科教融汇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密切相关,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一方面,科教融汇能够帮助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和新需求的发展✂️,实现教育的持续升级;另一方面🤽🏻,科教融汇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节选自《职教论坛》2023年第5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6Kh2i5ZR4P9P7XMYMdn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