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3-08-11
浏览🧏🏿♀️:4408次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发表讲话
7月25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106 家单位和机构代表参会👩👧👦☆。
此次共同体成立大会意义非凡。
吴岩指出,本次大会是一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 三融” 的大会👨🏻✈️,呈现出的两个 “第一次”,都具启动和破题意义:
第一个“第一次”,现在职业教育最要紧、最重要的是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 “一体两翼”✌🏽🧛🏻♀️。
所谓 “ 一体”👨🏽✈️,就是整省推进⚇🧝🏼♂️,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模式🕵️♂️;所谓 “两翼”, “一翼”是下沉一级🫄🏿,在市域层面建立产教联合体✌🏼,如常州正在建设新能源市域产教联合体🤿🫥;另 “一翼”是建设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本次成立大会就是第一个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代表着 “一体两翼” 正式全面启动🤾🏿,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意义非凡🎴📰。
第二个“第一次”,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了产教融合,还提出职普融通。本次大会也是职普融通的第一次破题。
产教共同体不仅有高职院校,一定还要有跟行业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普通大学,要把职普融通这件事情真正地在教育链内部打通🌔。而产教融合共同体不仅服务于高职院校🧜🏽♂️,还要服务于普通高等学校,所以说,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今后怎么走?怎么办🏮?怎么趟出一条 “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吴岩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是 “铜腰”,职业教育上连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是教育中间的腰🈺。
一个人如果腰不好👨🏻⚕️,就站不直⚆,站不直就挺不起胸,抬不起头,脚就站不稳🟨。
职业教育发展好了🕺、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脊柱👨🏻⚖️、中坚,所以,职业教育发展不仅规模最大,还要质量最优。职业教育要真正高质量发展,必须走产教融合这条道路。今天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就是让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铜腰”、脊梁,成为中坚🫁。
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制造强国,需要一批又一批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建设世界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这不仅对教育发展有意义,对国家✂️、对民族都有意义。本次大会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希望以此为开头,更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成为支撑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吴岩认为,建设 “铜腰”一样的中坚力量的职业教育,需要苦练内功💻,使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基建。
吴岩指出📡,新基建有五大任务✧:
一要建好专业。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职业教育把专业链和产业链紧密对接🚆、真正融合起来🥎,靠共同体建设,靠专业建设,要把专业变成 “金专”;
二要建好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的课程要紧密地结合产业发展而设立🙍🏽♀️、而推进。“教改教改💁🏿♀️,改到深处是课程”👬🏼,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化学反应、真正发生质量跃升的必须是 “金课”。建设“金课”🕵🏼,就是要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三要建设师资队伍。“教改教改♔,改到痛处是教师”👫🏻,真正决定质量的是教师👨🔬📆。因此,产教融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要把师资队伍的老师变成 “金师”;
四要重视实践。 “教改教改,改到难处是实践”。实践是人才培养的短板、软肋🙋♂️🎅🏼、弱项,只有在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里的真刀实枪的干和练,才能够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要把实践基地变成“金地”,成色要足、实践要强;
五要建好教材。教材就像剧本一样🆘,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教材对于人才培养就是“一剧之本”🧑🏽💻。改到实处是教材👇,校企合作编教材🧓🏻,才能使教材与实际相联系🖐🏻。现在很多产业走在了大学之前🥤,不是教育在引领企业的发展,比如说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学生在大学里面接触的是虚拟仿真👬🏼,我很多教授没有真正在生产一线看过产业、看过产线🍎👼、看过生产流程☔️。所以🤞🏽🧉, “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就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要做的五个新时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新基建任务🧙🏼。产教融合就是让高职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师生在 “ 闻得见硝烟、听得见枪声🚿、看得见战场” 的地方去实习、去学习。
产教融合共同体不仅是给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立标杆🎦🫒、做示范,还要成为推动 “职教出海” 和 “ 高教出海”的有力载体和平台🧜🏽。
对于 “职教出海”,吴岩提到两句话🏊🏻,第一句话是 “教随产出”⛷,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跟到哪里💱;第二句话是 “校企同行”,学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才真正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所以 “职教出海”和中国国际化企业发展是相随相伴、互相助力的。
当前👟,“职教出海”的形式有 “鲁班工坊” “丝路学院” “郑和学院”👩🏻💻,正在不断地 “走出去”。经济发展要靠硬实力,文化发展要靠软实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出海 和 “职教出海”🍼,两者就是要把中国经济的硬实力和中国文化教育的软实力叠加起来,让中国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号召力、塑造力,让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教育能够走得更稳、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文章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utoy3USbbRspQ_YV_6w5A